福书网 > 都市言情 > 夕阳晚照斜 > 025 找门路

025 找门路(2 / 2)

“我是问你以前在酒楼干过活?”

“对,我以前在县城干活时,在酒楼干过,还是干过最长时间的一份活,去年回来成亲的时候才辞掉的。”

“那你说说看,酒楼里都会有些什么零嘴?最受欢迎的是哪些?”

唐诗有点精神了,说不定,在里面能找到条财路。那些零嘴,她肯定不会做,也做不出来,但是,她可以提供原料呀。

“最受欢迎的?我不是前堂跑堂的小二,知道的不是很清楚,但我当时在后面帮忙打杂收东西,见买回来的花生,瓜子,桂花糕,玫瑰酥酥,还有一些别的点心,会采买的比较多一些。”

花生瓜子会种的人不少,没有优势;糕点,酒楼也不会自己做,他们会从固定的点心铺子进货,也没什么可为。但是,吃,是本性,民以食为天,从吃的下手,总是不会错的。酒楼,是汇聚了大多吃的地方,南北荟萃,天上地下,土里水里,只有想不到的,没有不能吃的。

虽然一时没有头绪,但唐诗知道,从这里入手,肯定不会错。

“那菜呢?一般都有什么菜?哪些菜最受欢迎?”

“菜啊,和其他酒楼都差不多,只是口味有差别而已。至于最受欢迎的当然是野味,吴大哥他们经常给酒楼送猎物,价格也不低。”

送猎物?原来,他那些朋友是打猎的,他对气候看的准,方向感又强,相处了这么些时日,她也看出来了,跟他进林子里的时候,辨别方向可是别她强多了,一般山林根本就难不到他。他之前每次出去,都说是帮朋友忙,或许,就是帮忙那些人观察气候及在山林里辨别方向吧。

“酒楼里的青菜都有哪些?”

肉菜跟她没关系,她既不会打猎,也无法养殖,她也就只能种种菜了。没错,她打着种菜的注意,要说种植期短,收效快,种起来也不难的,就是种菜了。

“都是一些平常我们常吃的,也没什么稀奇的,可能就一些平常少见的不好采摘的蘑菇比较珍贵。”

“酒楼里的蔬菜都是从哪里买的?”

“有采办出去采买的,也有些是送到酒楼来的。”

“那你有没有办法能把菜送进酒楼去?”

宋词被问的一愣,随即反应过来,媳妇这是,打算种菜卖?

“媳妇,你要把这地拿来种菜?”

“不行吗?”

“行是行,就是……就是送菜比较麻烦。”

此处离县城不近,别说马车了,他们就连牛车,手拉的木板车都没有。耕牛金贵,现在村子里还有大半人家买不起牛,耕种都是花些铜板租的牛,要不就只能靠人工耕种了。他们现在手里的银子,买了辆牛车回来,基本也就没了,哪里还有钱起房子?

唐诗也想到了,他们买不起车马,外出只能靠双脚行走,即便他们有办法能把菜送进酒楼,每次送菜过去也是个难题。但,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,比起辛苦几月,却收不上来多少粮食了说,只要解决了送菜这个难题,接下来便是有了一个稳定的收入。

“这里,离县城多远?”

“从这里到县城,步行的话大约差不多两个时辰。马车一个时辰内就能感到。”

这么远!

唐诗沉默了,她想的太过简单,也太过着急了,赚钱是重要,但也不能操之过急,需徐徐图之。

话题暂时搁下,知道一时无法实行,但都默契的暂时把地空了下来,什么也不种。目前,当务之急,是先把房子的事解决了。他们现在手头上的银子,起一间泥坯房完全没有问题,即便是向老宋家上房般只在外层包一层青砖,里面还是用泥坯,也还能勉强凑合,可如果像唐诗所说的,里外全部用青砖,他们的银子还差一截。

唐诗知道,这年头青砖青瓦比不便宜,但没想到会这么贵。不过细一想,也正常,匠人祖辈都是靠一门祖传手艺吃饭,教会徒弟,饿死师傅,每一门手艺都是靠父传子,子传孙,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,把手艺紧紧握在手里。这样,烧砖烧瓦的技术难以得到广泛推广,人力有限,少,便贵。

宋词告诉唐诗不用担心,他来想办法,又跑了一趟县城,带了些银子回来,说是先跟人借的。唐诗无所谓,能借到,是他的本事,到时候,他们还便是。

在他们动土之前又跑了一趟下河村,去请唐根生,唐根生在他们动土之后便每天过来,不仅门窗,还帮他们做了不少家具,虽样式简单,但都是过日子所需的,很实用。

唐诗让宋词把整个建房子的活都包了出去,干活的人饭食自理,多给些工钱便是。以他们目前的情况,粮食都需要花钱买回来,就那一件仅能落脚的屋子,连个像样的灶台都没有,锅碗瓢盆也不齐,何必劳累,还不如全部推出去了干脆省事。

这样,唐诗每日便只需要做他们两人和唐根生的饭食便可,轻松的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