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定的计划,是直接从符拉迪沃斯托克乘坐火车直达莫斯科,并没有中途下车的必要。
为什么会在伊尔库茨克下车呢?
伊尔库茨克是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有数的大城市,有数十万人口,设施也比较齐全,如果想要休整,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这里距离莫斯科,还有大约十天的行程。
保罗在苏联人生地不熟,一切行程自然是听索菲亚安排,而且,到达伊尔库茨克的时候,已经连续坐了七八天火车,想必他自己也想找个舒适的宾馆休整一下。
不会反对索菲亚的提议。
至于索菲亚选择这里,很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。
亚历山大用红笔从伊尔库茨克往西南方向划了一条线,一直连到苏联和蒙古的边境线上。
不过才一百多公里。
她为了出逃方便!
此时距离她离开伊尔库茨克的管理局宾馆,已经过去好几天,恐怕她早就逃入蒙古境内了。
要想让蒙古人配合抓捕索菲亚,几乎不可能办到。
虽然蒙古与苏联关系密切,肯定是愿意配合的,但基础设施实在太落后了。
除了首都乌兰巴托,别的地方就算自己想通知,也根本通知不到。
相反,正因为蒙古和苏联的同盟关系,索菲亚的苏联特工身份,是能派上用场的。
只要她不傻傻地跑去乌兰巴托,别的地方完全可以畅通无阻,甚至还可以从蒙古人那里得到补给。
这些蒙古人,又不会知道,她是苏联的叛逃者。
而且,现在是盛夏,不用考虑防寒保暖的问题,她完全有能力穿过整个蒙古,进入中国境内。
亚历山大狠狠一拳打到办公桌上,
要抓到她,几乎已经不可能了!
。。。
哈尔滨,小林洋行。
自从保罗被劫走之后,半个多月的时间里,岛上基地的守军再也没有发现有人企图潜入。
看来,这位保罗先生还是有点本事嘛。
这是成功让苏联相信,岛上基地的研究进度和方向,比美国人要落后得多了。
这样一来,在苏联人的眼里,哈尔滨的原子弹研究基地,价值就已经大打折扣。
加上岛上守备森严,潜入的成功率太低,风险却很大,他们继续派人来盗取资料的动力就会大减。
保罗先生最后的任务,完成得怎么样,效果如何呢?
萧诚在死亡笔记上,给保罗安排的最后的任务,就是设法制造机会,让自己的死像是一场谋杀!
并且,尽可能让嫌疑指向和他在一起的人!
在萧诚看来,苏联人是把保罗当成科学家的,对这样的人,不可能像对待囚犯一样。
保罗必定能保持一定程度的自由。
而且,对于他的个人物品,比如一块金怀表,大概率也不会没收。
这就够了。
由于根本不知道第14天时保罗身在何处,因此,具体怎么做,萧诚并没有安排。
这完全要靠保罗自己按照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做出决定。
萧诚相信,一个在美国黑帮摸爬滚打多年的人,一定有办法让自己的死看起来像是谋杀。
好不容易在哈尔滨从日本人手上劫走的美国科学家,莫名其妙被人在眼皮子底下谋杀了。
对于负责保护他的人来说,就是严重失职。
会发生什么呢?
现在可是斯大林时期!
至少也要来一场牵连甚广的内部调查!